Academic activities
學程活動
學士班第十二屆畢製:腦外重構
電影《駭客任務》中,「Matrix」是彙集每個人腦的訊息,再構築出的虛擬世界。
externalMatrix,以 camelCase的命名規則,表述出藉由數位程式語言的編碼,所有人的腦內想法將在現實世界被重構。
而來自不同科系的我們,將綜合大家各式思維的腦袋,以科技作為媒介,打造現實中前所未見的數位世界,讓所有前來觀展的腦袋們,都能夠與我們一同進行一場,既有思維之外的碰撞及饗宴。
—————————————————————————————
展期:2021.06.16 – 06.23 @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藝術中心(因疫情影響調整為線上展出)
指導老師:陳聖智老師 / 蔡欣叡老師
展冊連結

學士班第十一屆畢製:HTTP:302 Found
HTTP : 302(Found) 這個靈感來自HTTP狀態碼。
HTTP : 302(Found) 會將你重新導向到暫時的位置,而這個位置是有機會轉變的,代表著參與畢製的同學們來到此地,展現各自的長才。但這並不會是我們的終點,我們畢業後會再到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在未來的道路上也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充滿變化。
—————————————————————————————
展期:2020.05.19 – 05.23 @ 國立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
指導老師:陳宜秀老師 / 郭正佩老師

學士班第十屆畢製:你曾夢過電子羊嗎?
在後人類時代中,人與非人、真實與非真實間的界線早已模糊。人類行為認知不再僅是依靠大腦,而是協同延伸的其餘裝置合作而成。
我們時時面對著真實與非真實間無盡的疏離與孤獨,無論虛擬實境、互動裝置,更甚是網路空間的社群偽裝。
本展覽試圖重喚觀者思索另一種「關係」的可能性。既非單一仰賴現實經驗的感受「真實」,亦非服膺於數位時代下科技洪流帶來的「虛擬」,而是時時保有持續流變的意識、反思並重新認識自身與科技間的關係。
唯有自覺到此,方有可能在後人類時代不致失去自身亦不致僅信於己。
學士班第九屆畢製:產生器
在數位媒體、平台發達的世代,「產生器」的數據與隨機帶來許多方便與趣味,梗圖產生器、英文名字產生器、撩妹語句產生器,產生器帶來的可能性與不可預知,好比媒體藝術的未來性,隨機的拼湊,迸發各種可能與創意,媒體間轉化帶來更深層的反思。而本次作品便是在反覆思辨與轉化中產生。
學士班第八屆畢製:最後8%
從「無限的可能」切入觀察互動藝術。作品的型態是流動的,隨著不同的觀者而有不同的姿態。8 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就成了無限,即呼應這樣無限變動的可能性。
結合了中西字符,將不同的 8 重塑為蝴蝶結,希冀將觀者在畢業展中的體驗與感受。
作品有無限的可能,但若沒有觀者,這些萬千樣態卻也不會誕生。留了最後的 8%,讓觀者自行擴充、解釋或賞玩,一起創造無限的可能。
學士班第七屆畢製:擬態解碼
富娛樂性的密室逃脫、實驗性的聲音影像互動、結合擴增實境(AR)與原創音樂的實體繪本、對於內心世界房間的探索及體驗、探討熟悉卻疏離(Bizarre but familiar)的血管中的虛擬影像互動冒險,含有影像文字聲音的展覽。
學士班第六屆畢製:延異空間
延異,Différance,即意義不斷生成轉換,又不斷消失,最終消解意義本身。
這裡,現∈實▲◇認知、所■謂的、不存▍在、將。
學士班第五屆畢製:Six Degrees
在六度分隔理論下,人與人之間的透過六個層次的關係而串聯 ; 數位時代的日新月異強化了這份聯結,不到六分之一的牽連都足以成為改變世界的契機。
以【 Six Degree 】為主題,從數位購物設計、互動電子書、數位宗教體驗、視角轉換遊戲設計、聲光展覽互動、到互動酒杯創新社交體驗等,六組策展團隊透過數位內容與科技互動應用,展現六分之一改變世界的創意設計。
學士班第三屆畢製:乙太Aether
乙太Aether,古典物理中光的傳播介質。沒有重量,卻無所不在;引導物質運動,自己卻不參與反應;數位內容,強調以資訊技術的方式傳播創意及知識,近幾年來呼聲極高。數位科技主體蛻變為載體,成為這個世代傳達想法的最新管道。
我們關心社會問題(土地正義、博奕議題等)、關心體驗(心理認知錯覺)、也關心人性(女性自主意識、自我認同、刻板印象等),並透過數位科技此一介質,與受眾一同沉浸與反思這些議題。
於此,數位科技如同乙太滲入你我日常生活中,不被察覺,卻悄悄傳遞人的資訊、改變人的生活,進而影響人與社會互動的方式。
學士班第二屆畢製:「布雷恩百貨」
將櫥窗結合互動科技,使得櫥窗變得有趣,進而讓消費者主動接近商品。並在互動、遊戲的過程中將品牌訴求傳達至消費者心中。
學士班第一屆畢製:柏菲瑟安德表特
結合ARI擴增實境、Kinect體感、RFID射頻識別等數位化技術,透過關卡方式呈現,以一位教授和六位情人的故事為背景,設計出「數位版密室逃脫」。
2018.09~2019.06
本次陳宜秀老師共指導8個參賽團隊,皆由老師的「人機互動設計」課程的數位內容學程大學部及碩士班同學發起,結合了政大,台大,台科大,中央大學等相近領域的同學,其中4個團隊進入最後的總決賽,共獲8個獎項。

2017.09~2018.06
陳宜秀、蔡子傑及余能豪老師共指導二組數位內容學程大學部同學參加第四屆跨界超越競賽,順利打入總決賽,得到6座企業冠名獎。
